《万向思维教育考试论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核心概念
发布时间:2022-07-11
作者:初中生物学—李珊珊
主办:万向思维教育考试研究院
一、关注核心概念,促进生命理解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其研究范围不仅包括生命现象,还包括生命规律。而生命观念是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形成的, 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生命观念以后,他们能够对相关现象和事件做出准确解释。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观察生命、理解生命,了解生命的结构与功能形成,掌握生命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生命观,有助于学生进行科学的生命探究。
二、指引思维方向,发展理性思维
思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思考过程,而理性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对事物或问题有依据、有方向地进行分析的一种思考方式。理性思维能力是后天形成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方面的核心素养展开科学训练。理性思维是具有逻辑性的思考过程, 这个过程围绕着相关证据进行。要想让学生具备良好思维,教师应指导学生于日常学习中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向。对于思维水平比较薄弱的初中生而言,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避免学生进入盲目的思维活动。
三、强化生物实验,培养科学探究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活动规律的学科,是众多事实与理论的汇总,同时也是对生命不断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 生物学科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巩固掌握相关探究方法的活动。在对学生这方面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时,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些提出问题的机会,同时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将科学探究作为生物核心素养之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近年来,随着中考体制的改革深化,科学探究试题的分值逐渐增加,并从传统的选择题向多种题型发展,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考查。
